我军授衔之最:最年轻,最年长,最“独特”
1955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隆重举行授衔典礼,诞生了10大元帅、10位大将,55名上将、175名中将、802名少将、32000名校级军官、498000名尉级军官、113000名准尉。
开国将帅授衔典礼
在10名元帅中,朱老总最年长,时年69岁,10大元帅的平均年龄57岁;
在10名大将中,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大将,时年63岁,最年轻的是许光达大将,时年47岁,10大将的平均年龄是51.7岁;
55名上将的平均年龄为47.7岁,年龄最大的陶峙岳上将时年63岁,萧华上将最年轻,时年39岁;
175名中将的平均年龄45岁左右,年龄最大的傅连暲中将时年61岁,最小的刘西元、张池明将军时年38岁;
802名少将的平均年龄43岁左右,年龄最大的史可全少将时年63岁,吴忠、徐斌少将的年龄最小,年仅34岁。
展开剩余82%按将帅们的原籍统计,下列省份为将帅数量之最:
四川出了4位元帅,为全国各省之最,湖南出了6位大将、19位上将、45位中将,一举创造了三项全国各省“之最”。
开国将军中,还有35位少数民族将军,有一位外国人也被授予少将军衔,他就是越南人洪水少将。
在几乎“清一色”的将帅群体中,还有唯一的一位女将军,她就是时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的李贞少将。
甘泗淇李贞将军夫妇
李贞将军还创造了开国将帅另一项纪录,她与甘泗淇上将是开国将帅中唯一的一对夫妻。
在众多开国将军中,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格外引人注目,他们的肢体有这样那样的残疾,但是依然精神抖擞,神采奕奕。
他们就是开国将军中最“独特”的一个群体,主席曾经这样自豪地说:“只有在我们这样的队伍里,才能培养出这些‘独特’的人才!”
他们分别是2位上将、3位中将和8位少将。
彭绍辉上将:
将军在第四次反“围剿”时左臂负伤,因手术不成功,只得截肢。
贺炳炎上将:
将军在长征时右臂负伤,在没有麻药和止痛药的情况下,用伐木的锯子锯断右臂。
余秋里中将:
将军长征时在云南左臂负伤,骨头被敌人机枪打断,但当时无法手术,直到半年后才在甘肃做了截肢手术。
洪水将军
晏福生中将:
将军长征时在甘肃右臂中弹,被迫截肢。
钟赤兵中将:
将军长征时腿部严重负伤,被迫截肢。当时医疗条件简陋,没有麻药,手术工具是一把柴刀和一条木匠锯。
左齐少将:
将军与日军战斗时右臂负重伤,是白求恩大夫亲自为他主刀做的截肢手术。
陈波少将:
将军被不合格的滚雷炸伤右臂,经奋力抢救才活过来,但只剩一条左胳膊,两条腿再也不能弯曲。
谢良将军
童炎生少将:
将军1944年在演示投掷手榴弹时右手被炸伤,只得截肢。
苏鲁少将:
将军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左臂负伤,成为独臂将军。
廖政国少将:
将军1940年给战士讲解手榴弹时,因为手榴弹质量差,将军被炸伤右手,又因医疗条件所限,只得截去了右肢。
彭清云少将:
将军在伏击日军的战斗中击毙了日军旅团长,但自己也右肘负伤。也是白求恩大夫亲自为他主刀截肢,并把自己的血液输给了他。
共和国开国将军
谢良少将:
将军1936年在与敌激战时左腿负伤,因无药治疗,伤口发炎。
后来,将军被马家军的骑兵发现并被俘,受尽折磨,在国民党狱中失去了左腿。
朱声达少将:
将军在1938年的一场战斗中被炮弹炸伤,最后保住了左胳膊,但肘以下残废了。
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,将军们的肢体残疾了,这给将军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。
但是,他们中的几位将军却也因此享受了一项独特的待遇,这种待遇全军独有。
这些享受“独特”待遇的将军是:
贺炳炎、晏福生、左齐、陈波、童炎生、廖政国、彭清云。
将军们“独特”的待遇就是:见上级首长不必敬礼,不用还礼,或可以用左手行军礼。
庄严隆重的授衔典礼现场
在军纪严明、追求整齐划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中,将军们或缺了只胳膊,或断了条腿,但是,这些并不能影响这支军队的形象。
相反,因为他们的存在,这支军队更凸显其雄壮、威武!
发布于:天津市